“法官妈妈,请你帮帮我!我不想和他们住在一起,我恨我母亲他们一家,我要和他们一了百了!”2021年8月的一天下午,一个稚嫩的声音打乱了叙永县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法官王凤莲的思路。她抬眼一看,此前一起案件当事人的小孩洋洋正站在自己办公桌前,王凤莲赶紧上前让他坐下,一边安抚他的情绪一边了解具体情况。
原来,自从2013年父母分开后,洋洋便长期跟随父亲生活。2018年,因办理户籍登记,洋洋父亲带着洋洋进行了亲子鉴定,不料,鉴定结果显示两人不存在生物学上的关系。洋洋父亲旋即找到其母亲,协商由自己继续抚养洋洋未果,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到法院起诉追索抚养费。
因案涉未成年人,王法官曾多次组织双方调解,但父母二人均不肯让步,最后洋洋的监护权被依法判给母亲一方。庭审结束后,洋洋和长久以来口中的“父亲”相拥而泣,仿佛希望分别能来得更晚一些。事后,洋洋被母亲接回,但新的生活却让他高兴不起来,陌生的家庭氛围、生活习惯的差别、缺位的父母之爱……洋洋和自己的新家人时常发生口角,矛盾愈发难以弥合,最终他选择了离家出走,甚至萌生了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想法,走投无路的他来到法院向王凤莲求助。
“孩子这是把我当作了信任和依靠的人,才会第一时间找到我寻求帮助。”王凤莲心想,“无论是作为一名法官还是一位长辈,案子都不能‘一判了之’,这件事我不能坐视不管。”于是,王凤莲立即向单位报告请示,启动“民转刑”风险防范机制及未成年人救助机制,对洋洋开展心理疏导,缓解他的负面情绪,并委托家事调查员对洋洋的家庭生活和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形成报告。
为引导洋洋的家人采取正确方式加强沟通,努力修复亲情关系,王凤莲联系了当地妇联共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反复做洋洋家人的工作,并进一步恢复洋洋的学业——通过主动对接县扶贫基金会,王凤莲成功联系到上海的一所协作学校,对方同意为洋洋提供就学机会。此外,考虑到洋洋家境贫困,王凤莲还积极向主管单位和上级部门汇报沟通,争取各方资金支持,在民政部门和爱心企业的帮助下,为洋洋解决了求学期间的相关费用,让他能够一心求学,免去了后顾之忧。
去年9月,洋洋已顺利在上海某院校入学就读,并和老师、同学相处得很愉快。现在的他会经常开心地给“法官妈妈”发来学校的照片,分享他的新生活。“王妈妈,谢谢你,你的帮助让我有了新的人生,让我倍感亲切和温暖。”每次打来电话时,洋洋的声音都充满愉悦,“我毕业后一定要成为像你一样闪闪发光的人,尽最大的能力回馈社会,不辜负这么多帮助过我的人。”电话的这头,王凤莲早已红了眼眶,她时常在想,这大概就是一声“法官妈妈”背后蕴含的幸福与责任……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自2017年担任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负责人以来,王凤莲和团队成员曾经历过一些类似案件。工作中,他们始终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积极发挥审判职能,注重审判延伸,做好涉困未成年人帮扶和涉罪未成年人帮教转化工作,不放弃任何一点希望,不抛弃任何一个孩子,畅通未成年人保护的“最后一公里”。
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方面,王凤莲和团队成员也积极探索创新,敢于吃“第一只螃蟹”。2021年11月,叙永法院成立了全国首个“涉诉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选聘14名家庭教育指导师组建专家库,提供精准家庭教育指导,并开展集中教育指导3场,“一对一”指导54人次。此项举措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2022年还被写入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这更增添了团队成员们守护未成年人的动力。
赤水河缓缓向东,乌蒙山绵亘千里,这样的故事也总在这片土地悄然发生着。因为他们的一点努力、一点执着甚至一些执拗,故事的结尾也许就会变得不同,让“少年”追光如初,让“平安”有了更加丰富深刻的含义……这座名为叙永的边城养育过她长大,如今,虽少了少时模样,但王凤莲庆幸能以自己的方式,凭借法治的力量,用柔肩挑起正义,用丹心守护花蕾,始终做边城少年们的那束光,照亮他们前行。
供稿单位:叙永县人民法院